产品1
方案概述
       2019年国家电网公司做出推进“三型两网”建设,加快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的战略部署,智能电网的规划和建设是重中之重。智能电网主要包括四个部分:高级测量架构(AMI)、高级配电运行(ADO)、高级输电运行(ATO)、高级资产管理(AAM)。技术上智能电网是通过以上四个部分之间的密切配合来实现的。AMI是建立智能电网的第一步,必须通过AMI的实施来实现未来智能电网的通用通信系统和信息系统。在政府政策的推动下,电力公司大多正在或计划实施 AMI,把用户和电力公司连接,实现产业升级并迈向智能电网。
       根据国内电力行业物联网建设结构,网关类终端在物联网中占比非常大,而且结构上重要性比较高。传统的终端侧通信,需要把末端的IEC61850-103、IEC61850-104、DLT645、Modbus等总线协议转换成TCP/IP协议,再通过通信设备(如CPE、工业交换机、ONU)经传输网回传到综合能源数据中心。
传统的终端接入方式存在的问题:
  1. 协议转换设备太过繁杂;
  2. 扩容和改造能力差;
  3. 通信设备不支持物联网协议(例如:MQTT);
  4. 设备无法统一管理;
4
方案介绍
       瑞斯康达根据电力终端通信的特点,结合物联网终端的特点,提出5G通用网关的解决方案。从拓扑结构上对比传统的方案,5G通用网关可以实现电力的通信协议转换、通信设备功能。并且电力5G通用网关具备边缘计算设备的功能。通过这样的改造,末端的终端接入不再纷繁而复杂,变得十分简单,并且在功能上电力5G通用网关的方案更加丰富
5
终端通信网络改造
       为了适应电力综合能源服务的不同应用场景,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类型的终端接入:电表、气表、水表、光伏逆变器、储能站终端、供冷/热相关终端。电力5G通用网关的方案采用了硬件接入,软件驱动的方式。未来更新通信协议,不需要对硬件设备更改或升级,只需要更新软件驱动。后期扩容改造更加灵活。
5G通用网关的改造优势:
    普遍支持电力通信协议;
    支持统一管理;
    支持MQTT或MQTTS;
    扩容改造难度低;
    5G可以支持多终端接入,高带宽,低时延;
    支持工业协议的接入,包括多接口形态和多协议转换;
    支持CT/OT统一网管;
    5G网关下内部网络支持PRP保护或者环网保护,适用于对于可靠性和实时性高的行业;
       瑞斯康达公司于2008年正式进入电力市场,基于对网络接入技术的深入理解,瑞斯康达深挖电力光纤通信和接入网需求,在数字化变电站,调度网建设,配网自动化,用电信息采集,农网改造,传输保护通道等相关智能电网通信领域中,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,自主开发了一系列产品,该系列产品已得到了国家电网、南方电网及各发电公司等电力用户的认可和广泛使用。瑞斯康达还应邀参与了国家电网配电网通信系统EPON接入技术标准的制订工作。瑞斯康达在电力行业已在全国各省都有销售项目,一些重点项目包括:
    安徽省巢湖、安庆、六安、宿州、蚌埠市用电信息采集项目通信系统建设;
    河南省南阳市电力智能小区项目通信系统建设;
    重庆市南岸、沙坪坝、杨家坪智能小区项目通信系统建设;
    国网信通公司光纤到户试点EPON集中采购项目获取最大份额;
    入围上海电力配用电项目EPON设备采购项目;
    入围南京南瑞集团EPON设备选型采购项目。
    国网信通光纤到户EPON集中采购项目;
    入围山东省电力配网自动化项目;
    上海配用电接入扩容项目;
    广东电网公司第二批通信类设备(二级物资)框架招标项目;
    湖北农网改造项目等;
       未来两年工业5G通用网关在电力的销量预计可达到4500台。
终端类场景:预计2021年下半年至2022年底市场销售大于或接近2000台
智能配变终端(TTU/DTU)
营配融合网关
边缘代理(网关)
组网方案类场景:预计2021年下半年至2022年底市场销售大于或接近2500台
智能用电
智能配电
综合能源